抑郁癥是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,又稱抑郁障礙,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。以情感低落、思維遲緩、以及言語動作減少、遲緩為典型癥狀。抑郁癥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,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,約15%的抑郁癥患者死于自殺。
經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,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。
患者可以表現為多次反復抑郁發作,也可表現為病程長達2年以上的慢性抑郁,患者可以表現為活動減少,思維遲滯,意志活動減退,這些表現類似于精神分裂癥的衰退癥狀,但是仔細檢查患者可以發現。
患上抑郁癥的人,思維上遲緩,聯想也會緩慢。另外,語言上的溝通也會有所不暢,給人以語速慢、語量少、語音低的感覺,而且溝通回應也比較遲鈍,較多人都不愿與病人溝通,感覺不舒服。
病人因心理不健康,經?;孟胍恍┳屪陨砜謶?、害怕的事情,甚者會認為死亡對自己來說才是一種解脫,感覺生存是對其自身的一種束縛。所以,有些抑郁患者早早就寫好的遺書,自殺的念頭也愈加頻繁。
重度抑郁癥如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沒及時治療,往往會誘發人格分裂,精神分裂癥,會產生幻覺,幻聽,行為異常,情感障礙,甚至會自殺或殺人等行為出現。
治療抑郁癥的??朴盟?/p> (控制病情,緩解病情進展)
治療抑郁癥經典蒙藥
(純蒙藥,中藥提取,可鞏固療效并減少抑郁癥復發機率)因人而異 | 服用抗抑郁藥物必須考慮患者癥狀特點、軀體狀況、藥物的耐受性、有沒有并發癥、季節環境等,因人而異地個性化用藥。 |
逐步增量 | 服用抗抑郁藥物時,應當從小劑量開始服用,隨后慢慢遞增劑量,盡可能采用最小有效量,最低限度降低不良反應,以提高服藥依從性。當小劑量療效不佳時,可按照藥物不良反應和患者對藥物的耐受環境,逐步增至最大藥量(有效藥物上限)。 |
療程充分 | 藥物起效需要持續的服用藥物,不可能一服藥就頓時生效,并且大部分抗抑郁藥物的起效較慢,常常需要足夠長的療程服藥。 |
換藥謹慎 | 換用抗抑郁藥物時要謹慎,只有在持續服用某種抗抑郁藥物治療仍無效時,方可考慮換藥。換用不同種類的抗抑郁藥物時,通過遞減方式慢慢停用原來的抗抑郁藥,預防突然停藥所產生的不良反應。 |
合理用藥,中西藥并重 | 服用抗抑郁藥物應當盡可能選用單一一種抗抑郁藥,如單一服用一種抗抑郁藥改善不了癥狀時,可考慮結合服用兩種不同類的抗抑郁藥。常常配合純蒙藥如二十味肉豆蔻丸,舒神靈膠囊,順氣安神丸等治療,起到鞏固療程、抵御西藥的不良反應的作用,并可有效預防抑郁癥的復發。 |
藥心同施 | 心理方面的問題常常會加重抑郁癥患者的抑郁癥狀,如消極、自我評價降低或婚姻問題等,在藥物醫治根本上輔以心理治療,可提高抗抑郁治療效果。 |
抑郁癥患者建議多吃些富含維生素B和氨基酸的食物,如谷類、魚類、綠色蔬菜、蛋類等。
全麥面包——食物中的包氨酸能提高大腦中5羥色胺的水平,使人產生愉悅的感覺。
香蕉——緊張與鎂缺乏密切相關,所以,生活忙碌的人在食譜中應補充富含鎂的食品,例如香蕉。
橙和葡萄——每天150毫克劑量的維生素C(約兩只橙)就可以使緊張、易怒、抑郁的不良情緒得到改善。